今早不到5点就醒了,赶快起来上房看看昨天逃笼的7羽种鸽回来没有,只回来一羽灰雌,赶进种鸽舍,挺欣慰的,是我心中所想。鸽舍周围有两羽雄鸽在飞,一看便知是我的逃笼种鸽,还是对新舍有印象。抓出一羽原配对雌粘上翅膀放在鸽舍上,中午吃过饭一羽白条雄已回来和原配雌在一起,后抓入种鸽棚,外漂5羽。有羽绛雄总是欲落不落的穿梭在鸽舍周围,午后近2点进了邻居鸽舍,离我舍十几米,鸽舍主人给我送回。有羽喷点白条雄鸽仍在鸽舍周围徘徊,到晚上也没有落舍,我想它会回来。那4羽不见踪迹,或许还在原鸽舍那寻家。等待明天能否有奇迹发生了。 上午8点多放出了幼鸽,起飞了38羽,有3羽没飞,第一次飞了这么多。且抱成一团,飞的挺高,看鸽子家飞真的挺好,十几分钟便三三两两的降落下来,费了好大劲才赶进鸽舍,午后3点多钟又放出了,起飞了36羽,5羽没有起飞,天气很热,三五羽降落,远走了十几羽,晚间查鸽少了一羽,加上几天前丟失的,42羽特比赛鸽剩40羽了。丟失在所难免,要么谁卖那么多环呢?赛鸽才刚刚起飞,以后还会有损失,尽量减少一些为好,保证最后比赛的上笼数。存棚数决定得奖比例吗。
还沒有查出失鸽的环号与作出父母,懒得去查,但终究得搞清楚,决不是此时,幼赛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才能锐变成充满斗士的比赛鸽,知晓了谁去谁存有何必要?记住羽数就足够了。训放之前做一次清点即可。或许晚了一些,应该明了幼鸽的存留时间,从而决定种鸽的遗传规律和作育质量。想想应该掌握和了解。品种多些的棚幼鸽特征明显好辨别,可本舍只测重于慕利门血统的使用,幼鸽如出一撤,有时真的不好辨认,只能照本宣科了。记录是总结,是怕一次又一次的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