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赛鸽驱虫是养鸽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但做得好能提升鸽子健康,做不好反而可能伤鸽。驱虫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时间表,关键要根据自家鸽舍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比如鸽子数量、比赛计划以及训练强度等。同时,了解不同寄生虫的生活习性和传播方式,也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带来的伤害。对于种鸽来说,管理良好的鸽舍并不需要频繁驱虫。最好的方式是定期检查鸽粪和唾液,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用药。一般鸽友习惯在春秋两季配对前一个月各做一次全面驱虫,包括球虫、毛滴虫及体内外寄生虫。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开换羽期和正在配对的时期用药,以免加重鸽子身体负担。如果错过了前期驱虫,种鸽在孵蛋期也是一个不错的补救时机,只要在幼鸽出壳前四天停药即可。
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鸽友会参考一些成熟的驱虫程序。比如先使用体内虫驱虫剂连续两天,接着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然后再进行球虫和毛滴虫的联合治疗。每种药物的使用都要严格按照说明,有些需要与维生素分开使用,有些则可以同时使用。完成一个疗程后,还需要给鸽子足够的清水期和恢复期,确保药物完全代谢。
幼鸽的驱虫时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鸽的健康状况。如果种鸽驱虫彻底,幼鸽在换羽完成前一般不需要驱虫。如果种鸽调理不当,幼鸽离巢后一周左右就需要重点防治可能通过鸽乳传染的毛滴虫和球虫。驱虫后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帮助幼鸽恢复体能。和种鸽一样,要尽量避免在幼鸽换羽期驱虫,除非感染严重到影响健康。
选手鸽的驱虫更要讲究时机。理想情况是在训练前和比赛前一个月分别做一次粪便检查,根据结果合理用药。如果没有检查条件,一般会在离巢后、换羽后和赛前一个月各做一次常规驱虫。需要特别注意,在资格赛和正赛期间,一般只做球虫和毛滴虫的短期预防(比如归巢后投药一天),而不再驱除蛔虫等体内虫,以免影响比赛状态。
驱虫期间的管理同样重要。这段时间应暂停较长距离的外训,但可以保持舍外自由活动。每天要彻底清洁鸽舍和清洗水槽,防止重复感染。不同药物有不同使用要求,有的需要空腹服用,有的不能与维生素同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选择药物时,不仅要看效果,还要关注安全性,尽量选择新型、副作用小的广谱驱虫药。
值得注意的是,驱虫后的营养补充至关重要。在经过药物治疗后,鸽子的肠道菌群需要恢复,免疫系统也需要加强。这时适量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和益生菌,可以帮助鸽子快速恢复状态,减少药物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驱虫要坚持"必要才做,科学用药"的原则。定期检查比定期用药更重要,同时要注重鸽舍环境卫生,减少寄生虫的传播机会。通过科学管理,我们才能让鸽子保持健康,飞出好成绩。记住,驱虫只是健康管理的一个环节,平时做好饲养管理,增强鸽子自身抵抗力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