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19-2-2 10:27:08
晴朗
星期六
微信
QQ
鸽友圈
好种群需要游棚鸽
作者:
老北京人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物种的变迁、发展和生存的普遍规律。结合赛鸽的种群发展,也展示了游棚鸽特有的魅力及对种群发展的贡献。
就野生的鸽群来说,能够生存下去,自然有繁衍和发展的规律。一个闭合群,符合的是木桶理论,就是说不管如何地防范,当种群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繁殖的数量是有极限的,超过了这个极限,就会自然地出现死亡或者爆发各种流行疾病,数量会急速下降,一些耐受的个体会活了下来,重复下一个木桶理论的诞生,这就是最早的环境上的理论,单位面积上的饲养量。过大的饲养密度会让无法承受的环境报复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物种。因此就赛鸽来讲,一个闭合的环境,要想赛鸽健康有活力,确定一个适合鸽舍赛鸽生存的数量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过密会让风险增加,一些赛鸽伴生的疾病和流行病就会不断地出来,比如毛滴虫病等。
短期地出现幼鸽,提高了赛鸽管理的要求。一旦繁殖结束,就要利用木桶理论来淘汰赛鸽,将那些不适合鸽舍管理要求的赛鸽剔除出去,这样会让赛鸽更加健康,让鸽舍在保留了一些预备种鸽的时候,多了一些淘汰的最佳方法和方式。
言归正传,就种群来说需要游棚鸽,只有正视了这个问题,育种才是完整的。之所以这样说,是物种进化告诉了我们,赛鸽的进化历史,从来就没有拒绝过游棚的赛鸽。关键是游棚的赛鸽是不是值得保留下来。当然自然界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特别是那些来自优秀家族的健康幼鸽,一旦长大,将自己家族的优秀基因注入到一个老的家族,通过近亲不断繁衍的家族。这样健康的、来自别的家族并且生存下来融入到了老的、近亲不断繁衍家族的游棚鸽子,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新基因。
不用担心因为新的血液的进来就会成为家族的灾难,实际上,赛鸽大多都是成对地出现,不管新来的游棚鸽是不是优秀。只有那些通过自然考验,能够飞得比鹰快,身体更雄壮的子代能够在家族中存活下来,否则终其一生也许没有一个子代能影响到老的种群。因此,担心劣质基因的融入是多余的。大自然会考验一个种群很久很久,直到这个种群再也没有优秀的基因继续融入而被淘汰。
游棚鸽造就了鸽群的流动和繁衍,强壮了种群中弱化的子代。因此就鸽友来说,引进任何鸽子加入到种群中,都会有两种结果:强化自己的种群和弱化自己的种群。游棚不是赛鸽的全部,背后是有没有适应新种群的能力和是不是携带了优秀的基因。
人类了帮助赛鸽进化,繁殖出自己想要的赛鸽种群,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将飞得好的鸽子,当成了赛鸽的全部,忽视了赛鸽繁衍本质上的东西,往往将那些健康和善于游棚的配对连同子代统统地淘汰,没有往下验证的机会。
自然界种群的健康原则就是木桶理论,告诉你一个环境需要保留多少群体。家族的进化需要优胜劣汰,需要不断地引进新鲜的血液,强化子代的健康和抗病能力,让种群更加壮大。如果说木桶理论是环境的要求,那游棚鸽就是种群扩张的过程和要求。能不能扩张到新的环境,要求还是原始种群扩散出的个体是不是保留了优秀的遗传基因,或者是鸽友术语“能不能合配?”
也许游棚鸽是自然存在的要求,那些身体健壮的幼鸽总是喜欢游棚,这也不是秘密。问题是这些幼鸽已经在人的圈养中,丧失了一些适应自然的机会,能不能成为优秀基因的携带者和优秀基因的传播者,需要今天的赛鸽人自己决定。但有一点是一定的:一些健壮的个体,一定是携带了优秀的基因,有着改变种族发展方向的优秀遗传能力。一切都看运气了,不管如何人为干涉,重要的是来自赛鸽种群中“最原始的那滴血”。
上一篇
下一篇
还没有人对该日记发表评论!
记录点滴养鸽生活,其乐无穷
赛鸽即是赛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日思柴米夜思钱,忙碌半生终得闲。不羡他人伴花眠,只求鸽棚度余年。
评论内容:
作者近期日记:
□ 2025-10-29
:
好鸽子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理念
□ 2025-10-16
:
防病大于治病
□ 2025-4-16
:
巧治鸽子嗉囊炎!
□ 2022-1-1
:
汇报抽奖情况
□ 2021-3-23
:
幼鸽断了鸽乳之后
□ 2021-3-15
:
浅谈种鸽的提纯
□ 2021-3-10
:
哺育幼鸽方法
□ 2021-3-4
:
黑舌尖的种鸽能做种吗?
□ 2021-2-18
:
鸽王雄易得-金母雌难求-选雌鸽的4点经验
□ 2021-2-8
:
鸽子爆发力是否强劲看这9条就够了
>> 查看所有日记
这里是记录养鸽人心情的空间……
www.chinaxinge.com 中国信鸽信息网